close

前篇母愛真可怕書中提及媽媽應該要有發展自己的事業興趣,要經濟獨立活出自我,這些觀點我認同,但嬰幼兒期的孩子出生後要不要交給專業人士去照顧,這個問題應視自己與孩子的需求,媽媽或許不是專業的,但媽媽的陪伴、安撫與愛,可以讓成長中的孩子感到安定與圓滿。

以我來說,洋出生後四個月我決定辭去工作,當一位全職媽媽在家全心陪伴與教養,每天看著孩子一點一滴的變化與成長,讓我感到很滿足與快樂,少了一份薪資再加上車貸房貸及每月的孝親費,對我們而言是超支沉重的,少些物慾生活,日子過得很簡單,買不起昂貴的百貨嬰幼兒用品,用的穿的不重品牌只要棉質安全就好,但奶粉(S26和桂格)、尿布(幫保適),在家弄水果泥、果汁等副食品,用大骨熬湯煮粥及營養餐點這些都不能省,即使在艱困的經濟條件下我們仍願花錢買許多遊戲書、繪本套書唸給孩子,玩樂可去不用花太多錢的景點,陪伴四年多幾乎沒買什麼新衣、保養品等,成了明副其實的黃臉婆,但一切的付出甘之如飴,在孩子最需要媽媽的階段,很慶幸我能在旁陪伴,這樣的快樂與滿足更勝於工作所帶給我的成就,人生本來就是階段性的連結,如果現階段唯有陪在孩子身邊自己才會是快樂的,那麼何樂不為呢?

現在想想,當妳忙著做飯時,他總在妳的腳旁,拿著鍋鏟敲敲打打學炒菜;當妳拿著抹布拖清潔家裡環境,他也在旁學著揮來揮去;當妳上廁所,他會拉著小矮凳坐一旁等待;無論妳做什麼,他就會像個小跟班似的,一定要跟妳在一起。

人生中再也沒有這樣一段時期,會像0-6歲間這樣黏你黏得那麼緊,又喜歡學你。

根據專家說法:『寶寶跟著你,快速發展需要的智能、社會和情緒資源,才得以滿足。跟著你,才能學會如何愛和被愛。在這時期,你就是他的全部。』

幾年後孩子進入幼稚園,是我人生的另一階段,因為有這幾年對孩子的專心陪伴,我才能無遺憾的再次步入職場,職場上是現實競爭的,脫離近五年已很生澀也遇一些挫折,仍沒後悔過當初當全職媽媽的這個決定,本身就不是對工作有很大企圖心,工作還有很多機會可以進修學習,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不容自己錯過,再輝煌再有成就的未來,都換不回孩子這短短的幼年。

最近在親子天下雜誌中有一段採訪美國品格教育大師李寇納稅(Tom Lickone),內容如下:

李寇納:新加坡老師們擔心的是,沒有家庭傳統可以傳承。因家長工作太忙,多半都是由保母在照顧小孩,家庭價值因為相處時間少而很難展現,這對品格教育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危機。家庭迅速的崩解,原本父母該是小孩品格教育的導師,但許多人因忙於家計被迫缺席,現在由學校負起這個責任,重建家庭價值,但是學校不可能取代父母

那些推動品格教育成功的學校都有兩個共同點

第一、就是把品格教育放在第一優先

第二、是鼓勵家長深度涉入(父母一定要深入參與)

 某芳鄰的老公在大陸工作,一年才回來3、4次,有一次父親節學校要女兒在卡片上寫感謝的話,孩子不知要寫什麼,於是芳鄰說可以寫「謝謝爸爸照顧我們」,女兒說:「都是媽媽在照顧我又不是爸爸」,孩子說的是實話,那麼改寫「謝謝爸爸賺錢養我們」,充滿無奈與心酸,在像這樣分隔兩地的家庭很多,猶記洋爸多年前也曾有個機會到大陸發展,因為十分不捨與孩子分離,放棄了大陸工作,現想想去了也不一定較好,當工作與家庭衝突時,我們都較頃向選擇家庭,但有些家庭是沒有選擇權被迫分離,長期疏離的情感要如何發揮家庭的功能呢?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美人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