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位朋友的小孩不愛吃飯,相信多數家長都曾遇過這樣的問題也大多很擔憂,猶記洋在嬰幼兒7-8月大時曾厭奶,還好已可以吃副食品,加強副食品的比例及食材上多做些變化即可。但有一個教養論點讓我非常質疑,所有教養書籍都告訴我們不要讓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,是怕不專心不消化嗎?但實際上在我個人及許多朋友的育兒經驗中,我們都是讓孩子邊看卡通邊吃飯的,極少乖乖坐在餐桌前用餐,我的成長過程是如此,倘若自己都做不到要如何要求孩子做到呢?照著教養書上所說的又一定是適合的嗎?有待商確,每個孩子個性需求不同,應因材施教才對,所以我沒有不允許孩子邊看電視用餐,因我覺得愉悅歡樂的用餐氛圍更重要,若照這樣推理,那麼去KTV唱歌,邊唱邊跳邊吃東西豈不是更糟嗎?這又讓我聯想到起床後折不折被的問題?我是不折被的,晚上就又要睡了幹嘛折呢?相信大家從小都知道起床要折被、用餐不看電視是好的生活習慣,試問你做到了嗎?不做會怎麼樣嗎?不知哪位專家可以回覆我的疑問呢?也請各位一起來分享此經驗。

寶貝不愛吃東西怎麼辦?(台北市立忠孝醫院營養師曾美惠) 

文章標題名之為「厭食」,會讓有些父母有點緊張,其實幼兒極少出現我們常聽到的「厭食症」,(「厭 食症」真正的治療重點是放在精神科,營養治療是輔助),這篇文章中的「厭食」,指的是小寶寶不喜歡吃東西,而導致營養攝取不足的現象。
造成厭食的可能原因
當家裡的小寶寶持續有一段時間不喜歡吃東西,體重變輕時,媽媽一 定會有點緊張,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。其實在寶寶成長過程中,難免會遇到這種情形,一般來說,除非是受疾病的影響,否則應該都是短暫的現象,媽媽可以先試著找出小寶寶不喜歡吃東西的原因,再想辦法改善。

影響寶寶厭食的可能原因包括:

1嬰兒的厭奶期:小寶寶到了四、五個月大時,可能會變得不喜歡喝奶,這就是所謂的厭奶期 

2‧專心遊戲、不吃也可以:到了三、四歲,行為能力增強,小朋友在遊戲中成長,玩瘋了,有時也會隨便吃吃,繼續再玩。

3‧吃太多零食、使得正餐吃不下:零食、點心雖然總是能捉到小朋友的心,但吃太多反而會影響正餐的食慾。

4‧烹調時未考慮小朋友的喜好或咀嚼能力:大塊肉或是味道太重的食物,可能都得不到小孩的歡心。

5‧小孩有偏食的習慣:偏食的小孩有可能滿桌菜,但沒有一樣喜歡吃的。


當寶寶有厭食情形時,如何從飲食及日常生活改善其飲食習慣呢?

  1. 當嬰兒進入厭奶期時,應開始添加副食品,如果汁、蔬菜汁、米(麥)粉、果泥、菜泥或碎土司等來供給部分熱量。
  2. 買菜時盡量挑選適合小孩吃的食物,如不帶刺的魚類絞肉等。
  3. 烹調時,將食物切成小朋友容易進食的形狀,如絞碎、切小塊或是煮爛一些,並盡量採用小朋友喜歡的烹調方式,如糖醋味。
  4. 製作營養濃縮的食物,如豆漿沖蛋、自製的雞蛋牛奶布丁、木瓜牛奶等,也都可考慮當點心讓小孩吃。
  5. 想辦法矯正偏食的習慣,如改變烹調方式、將討厭的食物摻進喜歡 的食物中、或營造進食環境。
  6. 養成在餐桌上吃飯的習慣,不可以邊吃邊完。
  7. 三餐吃飯時間盡量固定之。
  8. 若小朋友進食量真的很少,可以考慮補充小朋友專用的營養品,市面 上常見的如亞培小安速、美強生速體健....等。
  9. 養成小朋友運動的習慣,活動量足夠,食慾自然會較好。
  10. 定期檢查小朋友的生長發育狀況,若有生長遲緩現象,應請醫生檢查是否有 其他疾病。

 小孩不愛吃飯,食慾不好必需找出原因,若是屬於生理因素,一定要請專業醫師診治;若非生理因素,而僅僅是該吃正餐的時候不想吃,那最好在食用正餐前一小時盡量不要給小孩吃零食,改變用餐習慣,平常少給小孩吃一些不必要的零食糖果冷飲或所謂的速食餐,應該很容易就可以改善小孩的那種厭食症狀。

在此提供家長一個小偏方,若是家中小孩胃腸虛弱,食慾不振,胃口不開,面色青黃,家長可以購買生蓮子一次20克、龍眼肉10克、小米20克、薏仁20克燉熟(可置於電鍋中燉),於用餐時間與正餐同時食用,一週吃二、三次,如此經常食用可以幫助食慾,增加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有一定的功效。

 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呢?
1.
定時、定量:給孩子充裕的進食時間,進時過程中不要催促他,如果過了30分鐘後,孩子不肯吃了,就收走食物。
2. 吃飯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以上。
3. 大人不要在幼兒面前批評食物的好壞。
4. 不邊吃邊玩或邊看電視,更不要追著孩子餵飯。
5. 保持愉快的的進餐氣氛,不在飯前發洩情緒。
6. 身教重於言教:要孩子好好吃飯,大人飲食習慣要正常。
7. 不要期待孩子每餐都吃的很好,三餐中有一餐他能好好吃,就要給予鼓勵。
8. 用強迫、恐嚇、威脅的方式斥責孩子的進食行為,只會讓他更厭惡吃飯。
9. 讓孩子參與廚房準備工作,例如:幫忙拿餐具、洗菜等。
10. 多變化菜單內容:可將食物做成可愛的圖形,引起孩子興趣。
11. 愛惜食物、不浪費:以快樂和感謝的心情來面對食物。

 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之 三不政策 「不打」「不罵」「不恐嚇」
孩子的進食問題各有所異,大 部份的幼兒喜愛甜食,所以容易發生蛀牙或導致食慾不振,對外界環境也充滿好奇,常常玩的太開心,而疏忽進食,孩子也喜歡觸摸各種東西或順手放入口內,引起消化道疾病或意外傷害;其實幼兒的不良飲食習慣是日積月累養成的,所以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,想要戒除幼兒不良飲食習慣必須遵守「3不」政策,就是不打、不罵、不恐嚇,少了這三項「利器」,也許家長認為會管不動孩子,事實上,責罵、處罰只會讓幼兒覺得灰心,影響親子關係,有些父母情緒起伏很大,心情好的時 後對孩子百依百順,情緒惡劣時,就一巴掌打在孩子身上,孩子處於這種強烈的差距中,會造成很大的不安。中國人向來很注重吃,休閒時間常浪費在吃喝上,這種觀念連帶影響我們,以為孩子的吃比什麼都重要,如果花太多時間精力在三餐上,當孩子不吃時,反而造成雙方的挫折,那就本末倒置了!

我們會自己乖乖吃飯喔!
許多家長,看到幼幼班的孩子(2 1/2歲~3 1/2歲)在校用餐的情形都感到十分驚訝,用餐前孩子會排小火車隊形去洗手臺用洗手乳確實洗手,進餐時坐在固定的位置自己拿湯匙吃飯,會注意禮貌及懂得感謝,會說「好好吃喔」、「謝謝」、「大家請慢用」,用餐完畢會收拾清理桌面,也能貼心的用衛生紙將碗筷擦拭後再帶回家洗,飯後更確實執行刷牙。其實到做到 這樣的好成果是有方法的,第一:餐點前後不讓幼兒做過度激烈的活動,使幼兒心情愉快、平和的進餐。第二:老師在用餐時間塑造了一個專心、溫馨的用餐環境,並且能夠全心地陪孩子用餐。第三:孩子經過了一整個早上的教學活動後,真的餓了。第四:學校的作息時間規律正常。第五:菜色豐富有變化,餐點由營養師設 計,由專業廚師掌廚,烹調時注重色、香、味具全,自然能夠讓孩子吃的開心。第六:幼兒模仿性、好勝心強,好的習慣要養成,往往比在家中更容易見效。

你們家的寶貝也有一些進食的「老毛病」改不掉嗎?有句話說:「愛我就是容許我照自己的進度,慢慢的學和做」;太能幹的父母有時反而會教出不能肯定自己的孩子,原因是父母節奏太快或是凡事為孩子代勞,孩子學習機會少,遇事挫折感大,自然凡事學不來做不好;例如:怕孩子吃飯時弄髒環境,乾脆幫忙餵他;怕孩子吃飯速度慢,菜肉都切的細細的….等。看來,單單一件「吃」,包含了許多教養哲理呢!但是,最重要的就是老師與家長要以身作則,從小建立良好的飲食環境,讓孩子一寸一寸健康的長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美人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