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自小就是個「錢兔」,三歲左右就已知道「錢」的用途,哭鬧著不願繳出過年紅包給我保管,他覺得錢要握在手上留在身邊才真實安全。
「那你去上學時怎麼辦?」我問。
「我可以放書包」洋說。
「那如何掉了或被偷不見了,怎麼辦?」我說。
「媽媽幫你開一個帳戶存進去好不好?銀行還會生利息給你喔!」
「什麼是利息?」
「就是為了感謝你將錢存放在銀行,所以生錢寶寶給你,錢就會變比較多了」
經曉以大義、動之以情下,終於肯乖乖交出讓我保管。
為了取得他的信任,帶著他親臨櫃檯辦一個專屬帳戶, 爾後每年的壓歲錢存放進去,也會讓他看存簿數字,清楚戶頭裡有多少存款。
為了看懂銀行存款數字,洋對數字非常敏銳有概念,學得更快更精了。
這點,無庸至疑是遺傳到我這個「錢嫂」。
在幼稚園大班的那個寒假,我們去日本東京迪士尼玩。
我在機場兌換些日幣,跟在我身旁的洋問:媽咪「什麼是匯率?」
藉此機會教導他一些簡單的匯率財經觀念,我說的頭頭是道,但不知他聽懂多少就是了。
隔年全家又去一趟HONG KONG參加小妹的婚禮,此時洋洋已懂「匯率」。
「台灣與香港的匯率是多少?」洋問。
我告知當下兌換的匯率。
第一次會面的香港親戚,給了洋港幣紅包。
「1000元港幣在台灣無法使用,媽咪用1000元台幣跟你換」賊賊的我說。
他遲疑一下,接著去問其他長輩,我早已預防到,於是事先與大家套好,但他還是覺怪怪的,我原以為這樣就瞞騙過去了。
誰知事後竟說我還欠他三仟元,想騙他手中紅包入我口袋真的有夠難,以他的年紀已知匯率的基本觀念是很難得的,真不知是我教得好還是他太聰明,真是青出於藍更甚於藍啊!
上小一時,我想增加壓歲錢帳戶的流動性,以時間複利效果來打敗低利時代,用定期定額的基金投資方式。
每月從戶頭扣款3000元,十年後,應可累積一筆不少的教育經費,將整個投資計畫與他溝通分析,同時他也對基金有些概念並同意了。
小二時,他跟著我看財經新聞,某日突然問股票一張多少錢?
於是,我先讓他了解什麼是股票,簡略講述一些股票的基本常識,此刻他對財經知識又更上一層樓了。
現要升小四的他,對零用金的記帳也很確實。
今年暑假我安排一個理財夏令營讓他去體驗,相信他會很有收獲。
令我欣慰的是當他看到窮困需要幫助的人或學校愛心捐款,他也都能不吝付出善心。
金錢是很重要,但要如何不迷失在金錢遊戲中,學會付出與分享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