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連假,今走訪我的母校淡水真理大學。
從後校門新民街說起,因為學生食衣住行多在新民街,熱鬧非凡。
走在新民街上,彷彿走進時光隧道,152巷曾是租屋的居所,180巷有青春年少的希望與夢想。
真理大學(Aletheia University,AU)為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創辦私立大學。
校園沒多大改變,上演著不同的青春記事。
活動中心
三H大道
「三H」摘自本校大學理念中的一段,即..使師生其有謙遜的(Humble)、人道的(Humane)、幽莫的(Humorous)三H人格,成為健全發展的人。
籃球排球運動場
改建後的學生宿舍,男女分宿,以前沒這麼高級。
綠蔭大道,盛夏避暑之地。
公告欄
操場
美麗的杜鵑裝點這位於地下室的體育館,剛柔並濟。
圖書館
曾是我打工的地方,難怪我這麼喜歡書局及閱讀。
三月杜鵑,四月櫻花,春暖花開,綠園中充滿生氣與活力。
心靜步慢,忘卻煩憂,心靈補給站!
建於1882年的「理學堂大書院」,英文名字為「牛津學堂」(Oxford College)是台灣最早的理學堂,是當時教會培訓傳教、教育、醫療等人員的基地。
建築方面頗富中國傳統建築色彩,由馬偕博士親自設計,採用均衡對稱,坐北朝南,同時屋脊立有八座小佛塔代替十字架,整體建材使用清水磚和閩南瓦,其中小紅磚外面刷以油漆,以防風雨,以蒸熟的糯米加上石灰和糖漿搗製而成三合土代替水泥,目前已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,目前己被長老教會北部大會作為史蹟館。
真理教堂
這似貓頭鷹的教堂建於1882年,分地下三層、地上四層、屋突三層,合計十層。
建築方面為了突顯基督教教義風格,重複使用象徵「虛心祈禱的手」的尖拱造型,無論在主體建築、窗戶和大門,皆塑造出建築的獨特風格。
大禮拜堂內有台灣全國第一高,第二大(僅次於國家音樂廳),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台裝置有32呎音管之「管風琴」,是由荷蘭最大管風琴廠─PELS & VAN LEEUWEN以純手工打造,同為真理大學校園中的特色之一。
從紅毛城而上連街真理街是正門。
短短500公尺卻座落四所學校,可謂學校一條街,依序是淡水文化國小(附設幼稚園)、淡水國中、接著是淡水中學,也是周杰倫的母校,最後就是真理大學,從幼兒園到大學都位在同條街上,綠意盎然古色古香的街景,更是玩相機朋友們喜愛拍攝的街景。
礙於土地取得規劃,真理大學校區有點凌散,我上課大樓財經學院是位在校門口對面。
現在的牧師樓以前是校長室。
遇到觀光客問路,能迅速正確指引方向宛如在地人而感到確幸。
羊腸小徑能快速抵達老街河岸,是學生與居民才知道的密徑,邊走邊暗自竊喜。
手機就是拍不出廣角與質感,也抓不住永恆的回憶!
淡水很美,但最美的是曾在這兒逐夢的歲月!